“不虧為盈” 成投資者執(zhí)念 看到基金就搖頭 銀行理財、存款成投資熱門選項

來源:英為財情

財聯社(北京,記者 姜樊)訊,“不虧為盈”。一位去年還在不斷加倉股票和基金的投資者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他虎年最大的愿望就是投資收益能夠“不虧錢”。所以,在他今年的理財規(guī)劃里,除了繼續(xù)擇機補倉以外,還增加了風險相對較低的固收類銀行理財、銀行存款產品,而這是他此前幾乎根本不考慮的投資方向。

隨著權益類資產的縮水,不少投資者今年都做出了類似的選擇。銀行理財產品,甚至大額存單重新成為投資市場的大熱門。

一位銀行理財師對財聯社記者坦言,“現在大額存單比基金好賣?!彼f,今年以來,不少曾經殺入基金市場的投資者正在逐漸回歸銀行理財市場,固收及“固收+”類的銀行理財產品賣的最好,同時投資大額存單、投資性保險等低風險產品的客戶亦逐漸增多。而相比之下,今年基金銷售大不如去年同期,投資者熱情至少減半?!耙宦牷鹁皖^疼”的投資者不在少數。

“平心而論,現在已經可以考慮適度逆向布局了?!迸c投資者焦慮情緒不同,多位理財師直言,經過一年多的調整,市場風險已經散去大半,但仍需做好3到5年長期布局準備。

銀行理財重新成為投資者首選

多位受訪的銀行理財師表示,銀行理財客戶投資風險偏好出現下移。盡管不少涉足權益類資產的銀行理財亦出現浮虧,但由于固有的“銀行理財風險相對較低”的理念,和相對股票類、固收+等類型基金有相對較好的收益率,成了“又想求穩(wěn)、又想博得更高收益”客戶的首選。

市場震動之下,不同類型銀行理財出現浮虧的占比隨著涉足權益市場比重增加而增大。據財聯社記者根據中國理財網數據統計,截至2月15日,銀行理財子公司存續(xù)的19只權益類產品中,有10只產品累計凈值低于1;存續(xù)的1376只混合類產品中,有266只產品累計凈值低于1,占比近兩成。而在6904只固收類產品中,累計凈值低于1的產品僅有130只,占比約為2.1%。

一位銀行理財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雖說都投資權益類市場,但從總體上看,銀行理財的投資邏輯確實更加保守,風險也就相對較低。而固收資產投資是銀行的傳統強項,因此固收打底的銀行理財產品凈值情況也相對較好。

銀行不得不降低基金銷售的預期。“有銀行對某一只基金的銷售額僅定在了幾萬元?!庇兄槿耸扛袊@道,放在去年初,銀行連吆喝都不用就能達到這樣的銷售量。“但無奈也沒轍,給客戶推薦基金就搖頭,在市場表現不好時就是如此。”

此外,風險相對較低的產品亦逐漸成了銀行理財客戶的咨詢的重點。據財聯社記者了解,目前銀行大額存單以3年期為主,利率最高可達3.55%;而5年期躉交投資型保險最高收益可達4.3%左右。有投資者直言,如果放在一年前,這樣的收益率根本“不入眼”,但若是眼下,“至少還有正收益”成了最后的寬慰。

不過,保本又能博得較高收益的結構性存款卻不斷淡出投資者視線。某國有銀行理財人士表示,目前該行已不再推出此類產品;而多家股份制銀行人士亦稱,雖然仍有產品在售,但已不再是今年重點?!敖Y構性存款主要掛鉤的是股市和商品,但今年市場波動不確定性較強,因此收益恐怕不會太好?!庇欣碡斎耸拷忉尩?,而在降負債成本的大環(huán)境之下,結構性存款的規(guī)模下降仍是趨勢。

權益市場震動不斷 入局要待適當時機

與普通投資者不同,幾乎所有受訪的銀行理財人士一致認為:是時候考慮逆向布局了。

“如果是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投資者,其實可以手持部分資金伺機而動?!痹谝晃毁Y深財富管理人士看來,當前雖然股市震動仍在持續(xù),但相對去年的調整已大有改觀,市場風險已回調大半。一些超調板塊配置價值越來越明顯,因此可以將部分資金先放在申贖相對靈活的現金管理類理財或短期理財中,等待適當時機入局。

實際上,機構投資者已在伺機而動。根據wind數據顯示,包括證券公司、基金、保險、銀行理財子公司等在內的機構投資者,今年以來共計進行了19146次上市公司調研,較去年同期10408次增長了83.95%;其中,今年以來已有12家銀行理財子公司調研上市公司,調研次數合集達158次,大幅高于比去年同期的39次。

一位銀行理財子公司人士向財聯社記者透露,該行理財子公司今年已加大對股市各板塊的關注力度,同時或將在今年試水并推出更多的權益類理財產品。“預計今年市場調整下行空間已不會像去年那么大,或是進入市場的相對較好時期。”

不過,亦有理財人士直言,逆向布局并非易事,時間才是當前投資權益類市場的重要朋友。

“總體上看,今年行情可能無法支持快速盈利,但如果拉長到3到5年,平均年回報率或不會太差。”一位銀行理財師建議,一些關注單一板塊基金的風險依然較高,需要慎重;而一些持倉相對分散的基金優(yōu)勢仍在。而分散投資、量力而行是投資的“不二法門”,同時在博取高收益時,亦要做好“安全墊”資產的配置。

標簽:

推薦

熱點更多》

關閉

快訊更多》

財富